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他没有再看那些奏折,而是独自坐在龙椅上,手指反复摩挲着那份来自雁门关的军报。
只要他明天在早朝上拿出这些东西,刘应振和他的党羽就会被彻底清除。
刘应振在朝堂上混迹几十年,各界给的评价都说他是一个十分有智慧的老“忠臣”,他会愚蠢到留下这么直接的证据?通敌,这可是诛九族的大罪。
想想他几十年的经营就要毁于一旦,刘应振有这个胆子?还是说,他背后的人给了他这个胆子?
如果现在只处理掉刘应振这颗棋子,背后那个下棋的人一定会立刻警觉,不仅会切断所有线索,还会隐藏得更深,到那个时候再想把他找出来就困难了。
孟家的其余几名宗亲?不,他们在父皇处理了孟徹后就不敢再动那个心思了。
那便是他的兄弟们,一个名字渐渐在他脑海中清晰起来——三皇子,孟宸。
刘应振是孟宸的太傅,而且先帝在位时,孟宸便不止一次流露出对那个位置的渴望。
孟宸的母族在朝中势力并不弱,虽然不及自己的母族,但也盘根错节。
众人皆知孟煜城不拥护任何一位皇子,但是在阳城一事中,孟煜城第一次对孟景改变了看法,所以众人皆认为,孟煜城在与孟景一同经历阳城一事后便在暗中支持大皇子。
所以孟宸的心理肯定是:孟煜城是大昭明的战神,是孟景皇位最稳固的支撑。一旦孟煜城倒下,他这个根基不稳的新君便成了无根的浮萍,任人拿捏。
到那时刘应振一党再在朝中煽动,说他识人不明,拥立“贤能”,他这个皇帝的位置恐怕就真的坐不稳了。
孟景的手指在龙椅的扶手上轻轻敲击,他不能动刘应振,至少现在不能。
“就说,”他顿了顿拿起桌案上的一方端砚细细端详,“你就说朕整理父皇遗物时,寻得了几方他老人家生前最爱的砚台,睹物思人,心中因为感怀所以难以入睡,想请三弟一同来观赏,共叙手足之情。”
御书房内,孟景缓缓将那方砚台放回原位,又取了另外几方一一摆在桌案上。
孟宸正抱着一个美人安然入睡,就在这时管家匆匆敲门来报:“王爷,宫里来人了,是陛下身边的小栓子公公!”
管家没听到屋内的声响便一直敲门,“咚咚咚”的终于把孟宸连同他怀中的美人都吵醒了。
他火大的抄起地上的一只鞋往门上扔去,门外的管家被吓一哆嗦,连忙放软了声音:“王爷,陛下宣您入宫。”
听闻,孟宸的心猛地一跳,这么晚了,孟景派人宣自己入宫来做什么?
这几日朝堂上的风声他并非一无所知,太傅刘应振弹劾孟煜城通敌,事情闹得沸沸扬扬,就连城中百姓也无一不知无一不晓。
他嘴上不说心里却暗自得意,甚至还心想:只要孟煜城一倒,孟景那个爱种地的傻子便不足为惧。
他不敢再想下去,于是强行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,从地上随意抄起散乱的衣裳穿好。
她嘟起嘴有些不悦地用手指勾了勾孟宸的衣服,问道:“王爷,您这么晚了去哪啊?”
孟宸整了整衣冠,他转身捧着女人的脸猛亲一大口,“小美人儿,等本王回来。”
“要是让我知道,你勾引了别的男人……”他的语调透着威胁的意味,吓得那女人连连摇头。
看着对方恐惧的脸色,他这才满意的走出房,对着管家沉声道:“快请。”
“陛下说,睹物思人,想请王爷您入宫,一同观赏,共叙手足之情。”
真是扰人清梦!孟景这个狗皇帝自己不睡觉还不让他睡觉!肯定没憋好屁!说不准就是一场鸿门宴!
是刘应振那边出事了?还是孟景发现了什么蛛丝马迹,在试探自己?
而且从雁门关到京城的所有信道都被北狄人切断,孟煜城不可能把消息传回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