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“金元宝,三百两,卖了姐姐换钱花。上酒楼,下赌场,花家有个败家郎。如今没钱厚脸皮,跑到京城认亲戚,不给钱财就撒泼,大家快来看大戏!”
这童谣朗朗上口编得又直白有趣,几个孩童在巷子里追逐打闹,嘴里唱的就是这个。一传十,十传百,不过半日功夫小半个京城都听过了。
与此同时,城南最大的茶馆里,说书先生前脚刚讲完太庙滴血认亲的故事,煜王妃花无眠利用自身清白做赌注,拿下贪官赵尚书。
讲完后宾客爆发欢呼声连连叫好,说书先生下去喝盏茶,有名小厮连忙跑过去窃窃私语,等说书先生再次上台,他的惊堂木一拍,“话说回来,虽然煜王妃是当朝女英雄,但却不是个孝顺女儿!”
方才的故事内容在宾客们心里留下一个机智王妃的形象,这下被说书先生这么一讲,立即被吊起了胃口,“此话怎讲?”
说书先生开始讲起了“煜王妃不孝,老父母千里寻亲”的悲情故事。
台下坐着的吴氏和花俊郎正得意洋洋地嗑着瓜子,享受着周围人投来的或同情或鄙夷的各种打量。
可就在说书先生刚说出开头,喝了一口茶准备开口时,茶馆门口挤进来一个粉雕玉琢的小女娃,身后还跟着两个同样俊俏的小男孩。
小年年人小胆大,她走到茶馆最中央学着说书先生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拱了拱手。
“各位父老乡亲,邻里长辈们好,小女子孟安年,今天也想给大家说个故事!”
说书先生一愣,还没来得及赶人,茶馆老板已经笑呵呵地走过来,“哟,这不是王府的小郡主吗?您想说什么,说就是了!”
小年年也不怯场,她清了清嗓子,用稚嫩但清晰的吐字开了口:“我说的这个故事呀,叫恶狼爹娘卖女儿。”
“从前呀,有户人家生了个漂亮女儿,可他们不喜欢,因为他们只喜欢儿子。后来呀,儿子欠了好多好多钱,恶狼爹娘就把女儿卖了,换了三百两金元宝呢!”
她讲得绘声绘色,说到可怜处还挤出两滴眼泪,那演技简直让闻者伤心,见者落泪。
台下的佑儿适时地站出来,像个小捧哏一样大声问:“那后来呢?那三百两金元宝呢?”
祈儿则领着几个王府护卫,不动声色地堵住了吴氏和花俊郎的去路,防止他们闹事。
小年年抹了抹“眼泪”,继续道:“金元宝呀,都给坏蛋哥哥拿去吃喝玩乐啦!可是金山银山也有花完的一天呀,他们没钱了,就跑到京城,想让那个被卖掉的姐姐继续给他们钱。不给,他们就到处说姐姐的坏话,说姐姐不孝顺!”
故事不长,但每一个字都像一记耳光一样狠狠扇在吴氏和花俊郎的脸上。
舆论瞬间反转,一道道鄙夷的视线像刀子一样扎在吴氏和花俊郎身上。
吴氏的脸涨成了猪肝色,她想冲上去撕烂那小丫头的嘴,却被祈儿带来的护卫死死按住。
花俊郎更是气急败坏,破口大骂:“你们胡说八道!我们是她亲人!”
佑儿冷笑一声,站出来对着众人脆生生地说:“是不是胡说,问问他们敢不敢对天发誓,那三百两黄金的彩礼钱,是不是一分没动全给我娘亲存着呢?”
“娘娘,三位小主子真是厉害,这么一来外面那些流言蜚语怕是能消停一阵了,”张嬷嬷的言语中满是赞许,还是王爷跟王妃娘娘教得好。
吴氏和花俊郎突然这么硬气,敢大张旗鼓的造谣生事,背后肯定有人撑腰,而且他们不会这么轻易放弃。
恰在此时,书房内光影微动,一道黑影如鬼魅般融入角落的阴影中,孟煜城的暗卫单膝跪地,递上调查出的密信。
花无眠接过密信,她一目十行地扫过,原本随意搭在扶手上的手指不自觉地收紧,指节微微泛白。
信上的内容远比她预想的要复杂,通过孙掌柜在城南置的那处外室,果真还查到了一丝东西。
孙掌柜的米铺账目确实有问题,大量的粮食通过一条极为隐秘的商路被送往了北地边境,流向与北狄的活动范围高度重合。
此人是皇商,为宫中采办米粮,但是通过近期的调查,花无眠的十分怀疑他并非什么风满楼情报网的普通成员,而是北狄安插在京城新的情报头目,负责整合风满楼被端掉后的残余势力,以及联络拓跋修明那些忠心耿耿的旧部。
三年的落魄似乎并没有磨掉拓跋修明的爪牙,反而让他变得更加阴沉,更懂得如何隐藏自己。
而那孙掌柜……是否真的是一个潜伏的情报头子,在为主子输送军粮。
花无眠继续看下去,信中还提到朝廷的眼线其实早就盯上了一个目标,另一个同样有北狄背景的商人。
但那人行事张扬,处处都是破绽,几乎是把“我是奸细”四个字写在了脸上,成功吸引了朝廷绝大部分的注意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