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“几位同志,大下午的,你们把我叫到这里做什么?有啥事尽管问吧,我杨承志敢作敢当!”
公社的人看了杨承志一眼,笑道:“杨承志同志,别紧张,我们叫你来公社,不是要审问你,而是要对你进行表彰!”
“腊月二十五那天你在东风镇糖厂外面的阿什河里救了一个人,还记得吗?”
杨承志也伸出手,礼貌的握了一下:“举手之劳而已,我相信任何人遇到这种事情都会第一时间伸出援手。”
“但人是你救的,公社为了表彰你,决定奖励你见义勇为奖状一块,外加100块钱的奖金!”
公社的人也站起身来,将桌上的一块一尺见方的奖状以及100块钱现金递给杨承志。
杨承志接过奖状,100块钱却没有接:“奖状我收下了,这100块钱还是拿去资助更需要它的人吧!”
公社的人却如此说道:“奖励你100块钱是区里的决定,你要是不收,我可没法向区里交代,你还是收下吧,别让我们难办!”
林晓茹率先坐了上去,对杨承志招了招手:“杨承志你快过来吧,我一会儿回城里,正好顺路!”
那个年代,能坐上北京212的至少也是局长级别的人物,能配司机的肯定是更大的官儿!
村长刘福以及村里的老少爷们都来了,还有不少半大小子在一旁看热闹。
显然,这些人都是知道了杨承志被警察带走的消息来老杨家看热闹的!
“是啊,我也听谢芳说了,昨天他到供销社一下子买了10斤大米二斤猪肉,这钱不是偷的又能是哪来的?”
“他爹杨大山挺好一个人,怎么就生了他这个盲流子,真不让人省心啊!”
那个年代,村里无论谁家有事,大家都会聚在一块,在当时是很常见的现象。
“大山,不是婶子说你,你家那小子从小就淘,长大后游手好闲不干个正经事儿!”
二爷捅咕了一下自己老伴说道:“大山这会儿都够上火的了,你少说两句吧,兴许承志小子一会儿就回来了呢?”
“依我看呐,大山家那小子要是真被抓进去,一时半会儿就出不来了!”
只听一个叫宋老蔫儿的中年汉子,傻里傻气对刘福问道:“村长,你咋知道杨承志回不来了呢?”
“就因为你家狗剩子俭省了杨成志的剩,你就不盼望人家好了是?吗?”
宋老蔫儿因为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,发烧烧坏了脑子,脑子直到现在都有点不太灵光。
刘福脸色一红,急忙解释道:“大山家这小子也是我看着长大的,我身为村长,当然希望他早点回来。”
“可那天在村口,他把人家刘伟往死里打,这会儿人还在医院里躺着呢。”
“我这么说,也是为了让大山两口子做好心理准备,省着到时候承受不住打击。”
“村长,我弟弟没投钱,那些钱都是他赚的,你别听那些人胡乱瞎传,谁要再敢诬陷我弟弟偷钱,我一定对他不客气!”
杨小梅实在看不下去了,对着村长以及村里的老少爷们儿说道,话音掷地有声。
“切,你弟弟平时就爱偷鸡摸狗,村里谁不知道?都啥时候了,你还替他狡辩呢?”
各种失望与质疑的声音四起,搞的本来情绪稳定一些的王淑华哭得更厉害了。
这时,一直不曾说话的杨大山站了起来,目光一扫那些说话的人,开口道:“要是我家小子真的犯了事,自有警察罚他,我杨大山绝不皱一下眉头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