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东北的冬天寒冷且漫长,在这个资源匮乏的年代,取暖成了老百姓最大的困难。
今天家里没外人了,只烧了一会,杨大山就把炉子熄灭了,留着柴慢慢烧。
年龄最小的杨小雅被冻的直搓手,手背上的冻疮比杨小梅还要严重,甚至有些部位都开始溃烂化脓。
杨承志看的心疼,直接把杨小梅刚捡回来的煤核全部倒入了炉中,炉火立刻又旺盛了起来!
“杨承志,你干什么?疯了吗?这煤核是留着大年三十烧的,你怎么全倒炉子里了?”
“姐,别捡了,家里的柴我来解决,以后我都不会让你们挨冻了!”
杨承志拦下杨小梅,继续说道:“以后咱家人都会吃的饱,穿的暖,另外,年夜饭也由我来置办!”
王淑华说的二爷,是杨大山本家的族叔,平时爱给人看一些“外科”病。
“小梅,这几天你看着点这混小子,别让他惹出什么祸来,我跟他丢不起人!”
杨小梅也怕杨承志犯事,急忙出门去追,却根本不见杨承志的身影。
唯一能用来烧火的只剩下了稻草,而稻草则是最不耐烧的柴,通常只能用来引火,被杨承志排除在外。
现在都下午两点多了,正是供销社,大队支部快下班的时间,下班后炉火也会熄灭。
他知道,像这种外来户,在村里的存在感本就不高,加上这对母女因为自卑,不爱与人接触。
可能刚搬走这几天会有人提起,不出半个月就会被彻底遗忘了,就像是从来没在这片土地生活过一样。
触景生情,一想到那个整天黏着自己的小姑娘,杨承志心里就一阵难受。
不过,在他没能力找到对方的前提下,也只能强行把这份思念压在心里。
此时的他,正顶着大雪,推着独轮车赶往距离长胜大队最近的镇子“东风镇”。
那里有一家国营糖厂,因生产需要,每天都会烧几吨煤,杨承志准备去那里碰碰运气。
雪太大,十五里路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才到,杨承志手都快冻僵了。
大老远就看到一个浑身黝黑,五十几岁的锅炉工正用力的朝锅炉房内推煤。
因为雪太大,再加上这锅炉工的腿脚不好,独自推着三四百斤的煤很是吃力。
见杨承志不仅有眼力劲,说话也得体,锅炉工第一眼就很喜欢:“唉,现在像你这么懂事的年轻人不多了!”
杨承志笑着回答:“我是长胜大队的,来这边探亲戚,正好路过这里。”
杨承志看着锅炉工的腿,问道:“师傅,我看你的腿好像不太利索,是受过伤吗?”
提到自己的腿,锅炉工的神情明显有些落寞:“几年前厂里出了事故,工伤!”
“可那黑心的车间主任不仅拒不赔偿医药费,还把我打发到这锅炉房来!唉…反正也没几年就退休了,将就着干吧!”
马上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,那龟孙子竟出轨了一个糖厂女工,还联合那女的打了杨小梅一顿。
“不说了,我得去推煤了,小伙子,你要是嫌冷就在这锅炉房暖和一会在走吧!”
83年的杨承志刚满21岁,1米83的身高,配合一身结实的肌肉,整个长胜大队没几个人有他力气大。
“年轻真是好,换我,这十车煤至少要三四个小时才能推完,小伙子,真是太谢谢你了!”
杨承志却婉拒道:“师傅,这钱我不能要,您要是想感谢我的话,就把锅炉烧出来的煤核给我吧!”
锅炉工一听,立刻对杨承志投去了赞许的目光:“这好说,以前煤核都被厂里的工人捡走了,以后我都给你留着!”
杨承志一听,顿时大喜,连忙感激道:“那真是太好了,以后每天我都来帮师傅推煤,然后顺便把煤核拉走!”
杨承志前后只用了三个小时,就足足捡了一大车的煤核,至少是杨小梅那一筐的十倍!
明天杨承志准备赶自家牛车过来,这样就彻底解决了家里取暖问题。
杨承志推着独轮车,准备回长胜大队,刚走到糖厂附近的阿什河,就隐约听到一阵求救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