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看到素锦回来,叶老太君道:“锦丫头回来了,事情都说清楚了吗?”
素锦犹豫了一下,双膝跪地,将刚刚发生在庆丰堂的一幕,一五一十地讲了一遍。
当听到叶秋以读书为由,拒绝入赘云国公府时,叶老太君忍不住重重拍了一下扶手:“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!”
王氏:“老太君为了秋哥儿的婚事废了多少心,这孽障也太不懂事了!”
杜婉琴和红衣少女脸色也不太好看,自己女儿(姐姐)嫁给这少年本来就是下嫁,对方竟然还挑三拣四。
素锦继续讲述,当听到【黑发不知勤学早,白首方悔读书迟】时,林觅眼睛一亮,红衣少女脸上也有些诧异。
特别是听到五柳先生到来,为叶秋的诗句叫好时,在场的后宅妇人,一个个面面相觑。
叶嘉文脸色难看,犹豫了一下道:“五柳先生是兼山书院的教习,有举人文位。”
徐氏皱眉道:“不过是一个举人文位的教习,有什么资格对我们叶家指手画脚!”
红衣少女有点听不下去了,开口道:“五柳先生被誉为我大景国诗圣,虽然只有举人文位,但地位尊崇,不管是陈圣、姜相甚至陛下,都对他敬重有加!”
杜婉琴瞪了红衣少女一眼,连忙笑着打圆场道:“小女年幼无知,不知礼数,还望老太君见谅。”
叶老太君讪讪一笑,说道:“诗情说的没问题,我们妇道人家,不知上下尊卑,是我等僭越了,素锦,后面又发生了什么,你且继续说。”
“云老爷说,若是秋少爷能在明年春天的府试中顺利中举,那就同意让秋少爷明媒正娶大小姐,若是秋少爷未能中举,则如原来约定那般,入赘云家!”
叶嘉文也跟着笑道:“秋哥儿如今不过是三火童生,参加县试至少要成为九火童生,想要点燃剩余六盏文火,怎么也需要一到两年时间,如今距离县试不过三个月,时间上根本不够。”
在场众人也纷纷反应过来,且不说中举的难度,府试之前还有县试,单单这一关,就够叶秋头疼了。
叶老太君笑着摇了摇头:“小小年纪,不知天高地厚,日后有他苦头吃的。锦丫头,后来还有说什么吗?”
素锦犹豫了一下,开口道:“后来五柳先生让秋少爷将那首诗补齐,秋少爷给补上了。才气喷涌达七尺九寸,诗成鸣州,距离镇国一步之遥。那首诗显现异象,五柳先生说什么文思泉涌,才气贯体,秋少爷当场点燃了第四盏文火!”
徐氏忍不住抓紧了手中的佛珠,再怎么不晓事的后宅妇人,也明白顶尖的鸣州诗意味着什么。
林觅脸上显现惊喜之色,她嘴角微微翘起,若不是知道时机不合适,她说不定会笑出声。
小小年纪,便写出如此诗文,保不齐那小畜生就能通过接下来的县试府试。
若是真让他中举娶了云家大姑娘,日后得了云氏的协助,岂不是未来反而能在叶家立得一席之地?
青鸾正忧心忡忡地来回踱步,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,似乎是在做什么重要决定。
叶秋见她着急的模样,忍不住探手捏了捏她娇嫩的脸蛋,笑道:“没事,这桩婚事暂时影响不到我。”
叶秋笑道:“没有,我和云二爷打了个赌,要是明年开春我能中举,那就明媒正娶云家大小姐为妻,若是未能中举,那就入赘云家,给他们当赘婿去!”
叶秋笑道:“这门亲事我没有拒绝的余地,唯一的办法就是将入赘改成明媒正娶,再说了,只要我能中举,就能够独立出来,分家自己过了。”
大景太祖立国之初,为了削弱世家的影响力,曾经颁布政令,任何世族,只要有人能够中举,均可分门立户。
这有点像大景版的推恩令,大汉帝国时代那些传承千年的世家,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。
很多庶出子弟,为了能够分门立户,拼命读书,有些甚至压过了主宗。
对叶秋而言,只要能中举,就能脱离叶氏主宗的钳制,未来也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。
虽然少爷这段时间仿佛开窍了一般,不管是读书还是待人接物,比起以前都有了很大的提升,甚至在文宫开裂的情况下,顺利点燃文火。
正所谓,百无一用是书生,如果只是童生,秀才,那读书最多只能修身养性,现实中没有任何战斗力。
而且中举之后,还能不用纳税,许多平民都会将自家土地投献到举人老爷的名下,到时候少爷再也不用担心没钱读书了。
叶秋笑道:“有没有把握另说,我肚子饿了,你先给我下碗面去!”
叶秋看着小丫头的背影,笑着摇了摇头,回到凉亭,捡起那本《三国志·周书》,继续看了起来。
【今日热搜】懂得霸道的温柔,才能让女人着迷…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