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擦了擦额头冒出的汗滴,笑吟吟道:“孟娘,这些都是我娘留下的嫁妆,怕被二娘抢走,我就都藏在了砖头下面,这些应该够我们盖一座小院子,置办点小产业了。”
孟娘的泪珠子在眼里打转,她是我爹的远房姨娘。
我是她看着长大的,这些年只有她知道我究竟受了多少苦。
孟府门前鞭炮齐鸣,敲锣打鼓。
不知道的还以为孟府今天要娶媳妇呢。
不过也差不多了,我,名义上的孟府大小姐,今天第一次坐上了驴车。
二娘一改往日刻薄嘴脸,笑脸盈盈的上下打点。
“终于送走了这灾星,这孟府以后就只能是我儿子的了,哈哈哈。”
我走后不到三月,弟弟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。
三岁就在鸭嘴湖做下了一首咏鸭,轰动了四里八乡。
引来十数位教书先生的青睐,抛出束脩全免,并且将弟弟收为关门弟子的诱惑。
不过孟府却是待价而估,直到当今圣上有所听闻,随口说了一句。
“咏鸭?此子倒是有趣,呵呵呵。”
这话一传出,就此弟弟被传成了十里八乡第一神童。
更是被送到了镇上,由清泉镇最有名的教书先生收为了入室弟子。
我刚走孟浪就声名大噪,我也因此被传成了克父克母的不祥之人。
听到这些我没有在意,孟娘带我回家的第二年,一首咏鹅横空出世。
出处不明,只看诗风就可以看出作者同样也是一个稚童。
但咏鹅却更胜咏鸭,有了前车之鉴。
所有人都猜测,咏鸭和咏鹅极有可能是孟浪之作。
一时间孟府风头无两,出行都是马车,更是十数仆人跟随在侧,俨然一副世家做派。
“芊芊,这首诗明明就是你做的,你为什么要把功劳都给你弟弟啊?”孟砡不解问道。
“砡哥儿,你要知道一句话,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。”
“如果一个人的才华配不上他的名声,那这名声就会化为一柄利剑,享受的越多,反噬也更强烈。”
我看着孟砡一脸茫然的样子叹了口气,路漫漫其修远兮啊!
孟砡虽然一身蛮力,是个天生的沙场战将,
但性子属实是有些呆。
回想起刚到孟娘家那天,那个肩扛棕熊的壮硕少年。
“娘!咱们晚上吃烤熊掌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