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否收藏本书?方便下次阅读
添加书签但是大规模旱情可不一样,一旦出现,那就是上百万的百姓断了活路,整个国家动荡啊。
“这几天我买粮食的时候发现,味道最好的河东道粟米,市价大规模上扬,好奇之下就专门询问了一下行商,才发现了河东道出现了旱情。”
毕竟,行商行走天下,已经建立了自己的行商渠道,这些渠道本身就能作为信息交流的渠道,可以和官府渠道相互配合印证。
行兵打仗,最重要的当然是后勤粮食补给。但眼下如果朝廷出兵了,地方粮食却无法支撑,军队会遭到灭顶之灾!
李世民心中一阵窝火,只觉得肚子里堵得慌,连眼前美味的火锅,都一点没了兴趣。
河东道的这些地方官,是担心自己会被皇帝牵连,所以才如此隐瞒地方灾情,想要自己处理。
但他们也不动脑子想想,灾情如此严重,影响的难道就只是他们那一亩三分地吗?
有如此大灾,别说出兵了,恐怕国库都得调粮食,赶紧加急前往赈灾。
河东道可是大唐的龙兴之地,如果灾情从这个地方蔓延出去,大唐的脸面何在?
“如果派出精兵,以最快速度突袭突厥,直击可汗大帐,有没有快速决战的可能?”
自己这是怎么了,堂堂大唐皇帝、天策上将军,难道要向一个小孩子询问军策吗?
李世民瞪大眼睛,看着李晟作画,一笔一笔被勾勒而出,当全图被画出来的时候,他已经嘴巴张大,不知所措。
李晟担心自家老爹看不懂,还专门指点道:“老爹你看,这是咱们大唐,这是突厥。右边是高句丽,左边吐谷浑、左下是吐蕃。”
“如此三路大军,才有彻底歼灭颉利的可能,否则都会功亏一篑,反而会放颉利遁走,有卷土重来的可能。”
“而三路大军出动,兵马粮草何止百万。更何况作为后方基地的云中、朔州、太原,都在此次受灾的河东道地区。”
“如此局势下还要强行发兵硬打,不仅本土元气大损,还会重挫军心,甚至于一蹶不振,休养生息数十年才能恢复。”
“此次朝廷出兵,如果大军出动则国朝元气大损、如果小规模出兵那就只能是去送死。”
李晟说完,放下筷子,目光灼灼地看向老爹,一把抓住老爹的胳膊,劝道:“所以说,不管朝廷是怎么决定,您这次可千万别跟着去送死。”
以他多年带兵的经验,一眼就看出了李晟的出兵模拟简直堪称完美,前后思虑非常到位。
从粮价波动,到判断北方大雪、河东大旱,再到军国策略,条缕分析、丝丝入扣。
如此能力,便是政事堂中的那些三省大员、六部尚书,充其量也就是这个水平了吧?
有那么一瞬间,李世民都想直接曝光自己的身份,然后直接将之请去朝堂当官好了。
此时,在一旁听着酣畅淋漓的长孙无忌,才刚刚从李晟的军事分析中回过神来。
“如果我们不去派出大军,只派小股部队,乘着大雪去骚扰颉利,配合突利撮一撮颉利的气焰呢?”
“虽然有大雪阻路,行军困难,但我们只出动轻骑兵,快速行动之下,应该也问题不大啊!”
派遣小股部队,携带有限的粮草,对大雪中的突厥各部进行骚扰,削弱颉利的实力,顺势打压对方的气焰。